5.2.1 使用条件和环境的调查与检测应包括结构上的作用、建筑所处环境与使用历史情况等。
5.2.2 结构上作用的调查项目,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以及鉴定的内容和要求,按表5.2.2选择。
表5.2.2 结构上作用的调查项目
作用类别 | 调 查 项 目 |
永久作用 | 1 结构构件、建筑配件、楼、地面装修等自重 2 土压力、水压力、地基变形、预应力等作用 |
可变作用 | 1 楼面活荷载 2 屋面活荷载 3 工业区内民用建筑屋面积灰荷载 4 雪、冰荷载 5 风荷载 6 温度作用 7 动力作用 |
灾害作用 | 1 地震作用 2 爆炸、撞击、火灾 3 洪水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 飓风、龙卷风等 |
5.2.3 结构上的作用(荷载)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GB 50292的规定取值。
5.2.4 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应包括周围的气象环境、地质环境、结构工作环境和灾害环境,可按表5.2.4进行调查。
表5.2.4 建筑物的使用环境调查
项次 | 环境类别 | 调查项目 |
1 | 气象环境 | 大气温度变化、大气湿度变化、降雨量、降雪量、霜冻期、风作用、土壤冻结深度等 |
2 | 地质环境 | 地形、地貌、工程地质、地下水位深度、周围高大建筑物的影响等 |
3 | 建筑结构工作环境 | 潮湿环境、滨海大气环境、邻近工业区大气环境、建筑或其周围的振动环境等 |
4 | 灾害环境 | 地震、冰雪、飓风、洪水;可能发生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段;建筑周围存在的爆炸、火灾、撞击源 |
5.2.5 建筑物结构与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、环境条件和作用等级,可按表5.2.5所列项目进行调查。
表5.2.5 民用建筑环境类别、环境条件和作用等级
环境类别 | 作用等级 | 环境条件 | 说明与示例 | 腐蚀机理 | |
Ⅰ | 一般 大气 环境 | A | 室内正常环境 | 居住及公共建筑的上部结构构件 | 由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锈蚀;砌体风化、腐蚀 |
B | 室内高湿环境、露天环境 | 地下室构件、露天结构构件 | |||
C | 干湿交替环境 | 频繁受水蒸气或冷凝水作用的构件,以及开敞式房屋易遭飘雨部位的构件 | |||
Ⅱ | 冻融环境 | C | 轻度 | 微冻地区混凝土或砌体构件高度饱水,无盐环境;严寒和寒冷地区混凝土或砌体构件中度饱水,无盐环境 | 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或砌体由表及里损伤 |
D | 中度 | 微冻地区盐冻;严寒和寒冷地区混凝土或砌体构件高度饱水,无盐环境;混凝土或砌体构件中度饱水,有盐环境 | |||
E | 重度 | 严寒和寒冷地区盐冻环境;混凝土或砌体构件高度饱水,有盐环境 | |||
Ⅲ | 近海环境 | C | 土中区域 | 基础、地下室 | 氯盐引起钢筋、钢材锈蚀 |
D | 轻度盐雾大气区 | 涨潮岸线100m~300m以内的室外无遮挡构件 | |||
E | 重度盐雾大气区 | 涨潮岸线100m以内的室外无遮挡构件 | |||
F | 潮汐区及浪溅区 | 同上 | |||
Ⅳ | 接触除冰盐环境 | C | 轻度 | 受除冰盐雾轻度作用 | 氯盐引起钢筋、钢材锈蚀 |
D | 中度 | 受除冰盐水溶液溅射作用 | |||
E | 重度 | 直接接触除冰盐水溶液 | |||
Ⅴ | 化学介质侵蚀环境 | C | 轻度 | 大气污染环境 | 化学物质引起钢筋、钢材、混凝土和砌体腐蚀 |
D | 中度 | 酸雨PH>4.5;盐渍土环境 | |||
E | 重度 | 酸雨PH≤4.5;盐渍土环境 |
注:冻融环境按当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划分为微冻地区、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,其月平均气温分别为:-3℃~2.5℃、-8℃~-3℃和-8℃以下。最低月平均气温在2.5℃以上地区的结构可不考虑冻融作用。
5.2.6 建筑物使用历史的调查,应包括建筑物设计与施工、用途和使用年限、历次检测、维修与加固、用途变更与改扩建、使用荷载与动荷载作用以及遭受灾害和事故情况。